在距離西伯利亞的伊爾庫茨克市47公里的安加爾河邊,塔爾茨木質民族建筑博物館內,集中了40多座建筑古跡,講述著17——20世紀貝加爾湖沿岸人民的日常文化和生活特點。
西伯利亞的冬天非常寒冷,整個西伯利亞,在1月份或者2月份,溫度幾乎是零下40度左右的低溫,在這種極寒的環境中,人們是如何御寒的呢?除了喝度數很高的伏特加酒,木屋是保持溫度的最佳選擇。
我國古代取暖設施主要依靠火塘、火墻、壁爐等,在東北還有火炕,而古代俄羅斯取暖的門道就在木屋里面,俄羅斯人的木屋冬暖夏涼,這種房子叫做“木刻楞”。
木刻楞是一種單一木材構筑的房屋,一般分為臥室、客廳、廚房、儲藏室,墻體厚度多在50公分以上,房屋呈方正形,屋頂傾斜。
木刻楞的建筑方法,主要是用木頭和手斧刻出來的,有楞有角,非常規范和整齊,所以人們就叫它木刻楞房。修建木刻楞房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,地基都是石頭的,而且要灌上水泥,比較結實。第二步就是蓋,把粗一點的木頭放在最低層。一層一層地疊壘,第二層壓第一層。修建木刻楞房一般情況下不用鐵釘,通常都用木楔,先把木頭鉆個窟窿,再用木楔加固。
建“木刻楞”的傳統方法需要墊苔蘚,圓木之間填充苔蘚,苔蘚生命力極強,即使是放在干枯的木頭之間,只要遇到水汽,就能成長,并填滿木頭之間的空隙,從而起到防風的作用。另外,用黃泥、砂石加上茅草拌和后將其糊在木刻楞里面,也可以起到保溫的作用。
這里的木材太豐富了,一切材料都是木頭做的,粗粗的原木摞在一起當圍墻,此外還有當地土著的樹皮窩棚,這些土著是鄂溫克人,這種棚子在中國被稱為“撮羅子”。當地冬季氣溫往往都在零下40度,是典型的“苦寒之地”,御寒的秘訣,就是這些木屋。
由于這里已經稱為了旅游勝地,所以,也有不少人在售賣手工藝品。
木屋內部也展示了人們的日常用品和家具,同時也能看到不同風格的木屋裝飾。
這是真正的獨木舟,將樹干挖空,就是獨木舟了。
在博物館的另一端,是貝加爾湖,木屋與水,往往是最和諧的。面對浩瀚的湖水,微風迎面吹來,激起的波浪在湖面微微蕩漾,此情此景,若是能與心愛的人在此品茶淺酌,也是人生一件樂事。
我國古代取暖設施主要依靠火塘、火墻、壁爐等,在東北還有火炕,而古代俄羅斯取暖的門道就在木屋里面,俄羅斯人的木屋冬暖夏涼,這種房子叫做“木刻楞”。
木刻楞的建筑方法,主要是用木頭和手斧刻出來的,有楞有角,非常規范和整齊,所以人們就叫它木刻楞房。修建木刻楞房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,地基都是石頭的,而且要灌上水泥,比較結實。第二步就是蓋,把粗一點的木頭放在最低層。一層一層地疊壘,第二層壓第一層。修建木刻楞房一般情況下不用鐵釘,通常都用木楔,先把木頭鉆個窟窿,再用木楔加固。
相關標簽:
下一篇:假期好去處,面包最優選